
喪葬禁忌390-金南山綠色墓園
1.祭祀節(jié)日形成
在古代漢族舊時,,墓祭逝者,,一般于春季的第一戊寅日前,因為該日為天赦,。俗諺說:“新墳不過赦,。”《葬書》認為,,太歲壓祭主本命,,故而禁忌在這一天祭祀新墳。后輩祭祀逝去的祖先,,就有了俗定的日子,,一般在年節(jié)、清明,、忌日等等,。
2.祭祀多以七為期
初喪時的祭祀又多以七數(shù)為期,逢七必祭,。在家中祭祀祖先的牌位,,可早晚隨時祭祀,但關鍵的是,,祭祀必須要遵從時日,,而且要持之以恒。在忌日里祭祀祖先,,不能推遲時日,,如果在前幾天還可,但拖后兩三天則是不好的,,否則,,祖先等上三天,還見不到供品,,便會對兒孫們失望,,嘆口冷氣而去。這口冷氣就是窮氣,,活著的人以后可能便要受窮了,。
.喪葬禁忌細則:
中國傳統(tǒng)的喪葬后事處理,為了尊重祖先,,形成了一些理念和操作上的禁忌,。如果不顧這些禁忌就昭示著不吉利,,同時也是對逝者的不敬。
禁忌(1),、忌雙日出殯,。雙日則有不祥的預兆,認為雙日出殯有死兩人的含義,,因而出殯時必擇單日,,忌于雙日舉行。
禁忌(2),、忌正午出殯,。在黎族地區(qū)有這一禁忌習俗。黎人家中如有人去世,,多是上午亡而下午葬,,或下午亡次日葬,在家停尸時間甚短,,但忌于正午時分出殯,。認為違忌時會招致兇災。
禁忌(3),、忌淚灑尸身,。流傳于部分地區(qū)的一種說法,如果家中有人亡故,,而為死者穿衣服時應忌悲泣,,以免淚灑尸身。認為會有狀況發(fā)生,,驚起亡靈,。
禁忌(4) 忌棺木從門出。有滿族地禁忌習俗之說,。認為門是供人出入之所,,忌逝者橫行,否則以為不吉,,因有從窗戶出棺的習俗,。
禁忌(5)、靈前忌有貓出現(xiàn),。死者于出殯前,,停尸守靈,忌有貓接近,,認為有貓觸及,,或跳越前后,會如死者會驟然而立一般,,有禍害家人之意,。
禁忌(6),、應忌理發(fā)。若家中如有人去世,,家屬或男子在一個月內不得理發(fā),、刮臉。長輩亡故,,多是由晚輩進行恪守,,認為頭發(fā)受之于父母,,先親去世,,留發(fā)以表達哀痛、孝心與思念,。還有部分地區(qū)認為是理發(fā)是在改變自己形貌,,使亡靈不能辨認,以避免災禍,。此外還有一說,,認為嬰兒出生后百日始能理發(fā),否則會有夭折之禍,。
禁忌(7),、忌日禁歡樂。即親喪之日,,忌舉吉事,,如飲酒作樂等。自不用說,,逝者喪生之日,,做歡樂的事情會視為大不敬。在“忌日”亦稱“忌食”之時,,古人如此說:《禮記- 檀弓上》云:“君子有終身之憂,,而無一朝之患,故忌日不樂,?!边@是大家一并而遵的。

文章來源:網(wǎng)絡 | 更新日期:2023-05-04 08:5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