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農村殯葬改革實施的“五禁一減”具體指什么,對農民有何意義-西安市殯儀館安靈苑
年,,農村拉開了殯葬改革的序幕,這是本著農村“移風易俗,、節(jié)儉辦事,、建設文明農村”原則框架下的一次重大改革,具體細節(jié)涉及方面較多,,其中有個實施細節(jié)主要涉及“五禁一減”,,具體是指什么?對農民又有何意義,。下邊咱們來了解下,。
殯葬改革“五禁一減”的具體內容:
禁止,全面實行火化制度,。
禁止制度,,在筆者所在地已實施多年,至今沒有一例的報道,?;鸹馁M用,除車輛運輸費用外,,進入火葬場后,,死者一方無需承擔火化費用,但需先到村,、戶籍管理處開具死亡證明,。這點與很多人所說的火葬是商業(yè)化操作的概念大不相同。
禁止“二次用棺”
在筆者所在的農村,,雖然說火化制度實施多年,,但二次用棺現(xiàn)象十分嚴重,自年5月1日起,,全面禁止“二次用棺”,,即火化后骨灰再放棺木內的行為,,是此次改革的重點。
禁止修建豪華墓,、“活人墓”
5月1日后,禁止修建,、翻建,、改建豪華墓,包括已經(jīng)下葬了的墓地,,并規(guī)定在主要道路兩旁和人群密集的場所,,已經(jīng)修繕好的豪華墓地須用圍墻遮掩;“活人墓”更是在禁止之列,。
禁止散埋亂葬
骨灰不得散埋亂葬,,須統(tǒng)一進公墓或骨灰堂,。在筆者所在地每個行政村都建有公益性統(tǒng)一公墓或骨灰堂,,基礎設施建設資金先由村委申請,,公墓建好后村民暫時無償使用,。
禁止在葬禮舉行中出現(xiàn)迷信活動
不準在葬禮過程中有迷信活動的現(xiàn)象,,比如道士誦經(jīng)、fs先生“看地”等,。也就是說取消用道士這一主要環(huán)節(jié),,正常的葬禮活動不在禁止之列,。
減少葬禮程序,,節(jié)省殯葬費用支出
葬禮規(guī)定禮儀樂隊只能邀請一組參加,,取消嗩吶,、等不必要的程序,,以及人去世后骨灰在家不得超過5天,,至于酒席的桌數(shù)也有規(guī)定,,這些措施旨在幫助農民節(jié)省葬禮開支,。
殯葬改革對農民有何意義,?
殯葬改革對農民最大的好處,是改革后由于去掉很多繁雜的葬禮程序,既省去了不少麻煩,,也節(jié)省了不少費用,,一般一場葬禮買棺木、請道士,、樂隊等,,總費用在筆者當大概3-5萬元之間,改革后大約可省去一半開支,,這對農民來說是筆不少的資金,,因此農民直接成為了殯葬改革的受益者。殯葬改革實際上是一個標準,,大家都一樣執(zhí)行,也較好地制了農村攀比歪風,。
很多農村老人對殯葬改革表示不理解,,原因是千年的習俗突然改變,讓很多老人不能適應,,加之老人傳統(tǒng)思想觀念濃厚的原因,,“棺木情結”特別濃重,因此,,殯葬改革也對老人有特別的規(guī)定,,那就是在改革方案出來之前,老人已經(jīng)備好棺木的去世后仍可釆用棺木,,沒有棺木的不允許再買或再用。
與老人不同的是,,農村年輕人表示支持,,原因除了年輕人能夠與時俱進外,其他也不用過多贅述,。因為,,年輕一代原本就是農村全面發(fā)展的主力軍,能不支持嗎,?

文章來源:網(wǎng)絡 | 更新日期:2023-05-09 16:33